来源:多乐游戏跑得快 发布时间:2025-10-21 19:24:17
眼下,昭通市百余万亩花椒采收季接近尾声,位于鲁甸县茨院乡的中国·砚池山国际花椒产业园依旧一派繁忙景象。园区交易大厅椒香四溢、人头攒动,排放整齐的青花椒、大红袍等高品质的产品,吸引大批客商争相选购。“目前园区已入驻全国各地商家300余户,8月中旬的高峰期每天有上千人涌入园区,花椒日交易量突破20万公斤。”云南砚池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世兵说。
砚池山国际花椒产业园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花椒交易集散中心,全国约85%的青花椒在此集散交易后,通过物流渠道发往全国各地市场。2024年,昭通市在原三力丰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基础上升级建设中国·砚池山国际花椒产业园,一体化开展花椒收购、加工、销售、冷链、物流配送业务,着力打造集信息发布、精深加工、大数据收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复合型产业集群。
交易大厅购销两旺,仓储物流区同样繁忙有序。客商收购的优质花椒经过分选、打包、装车,由物流体系运往省内外市场。按照每个客户需求,部分花椒干品存储在零下7至8摄氏度的恒温冷库,确保花椒品质稳定、麻味纯正、保质期延长。“目前,园区2万立方米的冷库已收储干花椒3000吨,在有效平衡市场供需的同时,实现花椒错峰销售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”公司副总经理李世兵介绍。
作为昭通花椒产业提质发展的新引擎,砚池山国际花椒产业园项目概算总投资5.6亿元、占地150余亩、分三期建设,一期80亩于今年8月开园运营。园区凭借其庞大的交易量和市场影响力,既增强了昭通花椒产业及广大椒农和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,还在交易、包装、冷链、物流等环节开发就业岗位,促进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。
吴世奎是园区务工群众之一。他每天骑着三轮货车往返于园区交易大厅、花椒仓库、花椒冷库之间,为商家和椒农提供货物转运服务。“园区商家多,花椒交易量大,每天都有活干,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。”吴世奎介绍,和他一样在园区就近务工的有154人,其中园区所在地鲁甸县茨院乡板板房村村民就有104人。
花椒产业是昭通市助农增收、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。作为全国重要的花椒主产区,昭通市一体推进花椒品种选育、基地建设、产品研制、市场推广、标准制定,让小小花椒树成为致富大产业。截至2024年底,全市花椒种植规模从10年前的53万亩发展到160万亩,青花椒产量达到8.1万吨、占全国的1/4,总产值达到150亿元,带动16万户椒农实现户均收益2.8万元。
在示范基地建设上,昭通市已建成花椒示范样板2.2万亩、龙头山万亩花椒基地、小寨至龙头山峡谷10里花椒长廊、梭山4.6万亩花椒产业带、江底花椒高标准示范基地,完成有机认证10万亩。鲁甸县先后被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授予“花椒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鲁甸青花椒基地”“科学技术创新基地”“青花椒名县”。
在市场主体培育上,昭通市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青花椒交易集散地——中国•西南国际花椒产业园,采取院企、校企合作和引进培育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等方式,制定了《青花椒》《日化用青花椒精油》2项行业标准,打造了“牛栏江”“椒原堂”“梭山青花椒”等知名品牌。大力扶持和引导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展“三品一标”认证,完成有机认证10万亩,不断的提高花椒品质,实现优质优价。
在产业链条延长上,昭通市鼓励和引导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参与产品的精深加工、包装和营销,延伸产业链、增加附加值。目前,已推出花椒油、花椒洗发水、花椒足浴包、花椒树雕等调味品、日用品、保健品、工艺品4个系列25个主打产品,产品远销川渝、东部沿海市场和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,形成从种植基地、物流仓储、产品研制、精深加工、市场销售的产业链条。
据介绍,昭通市坚持把花椒产业作为打造“千亿元级高原绿色农业”的重要支撑,将深入实施基地提质、产品研制、品牌打造、市场拓展“四大工程”,全面搭建现代加工、研发创新、产销对接、品牌推广、仓储物流“五大平台”,加快建设立足西南、辐射全国、面向世界的国家级花椒集散中心,持续推动花椒产业提质增效,提升昭通花椒市场竞争力,让“小小花椒树”这个“致富大产业”惠及更多群众。
来源/云南日报-云新闻 记者 沈迅 谭雅竹 刘宇丹 王剑钊 付兴华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 聂孝美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终于明白国补为什么抢不到了!10月21日国补政策一手消息:10月新一轮690亿国补领取方法,国补抢券摇号成趋势
阿迪达斯羽绒服由波司登、雪中飞代工, 客服称确有合作,消费者:不如直接买雪中飞
NASA急了,登月不用星舰?马斯克:记住我的线名中国用户举报苹果:中外双标,滥用支配地位
北方大面积降温上热搜!华润置地出手,在三亚CBD重塑热带度假人居格局!
...